發布時間:
編者按 7月21日起,廣東高院推出“直面‘兩難’院長談”系列訪談,邀全省中院院長直面痛點困境,分享融入綜治中心建設、推進前端化解、做實實質解紛的創新實踐,為提升審判質效、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廣東法院智慧。 本期推出的是:汕尾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光昶訪談《嚴格公正司法 強化實質解紛 以九分落實提質效促發展護穩定》。 公正司法 “三向發力”助力提升審判質效 關鍵詞:如我在訴、問題導向、閱核制 問:作為海陸豐革命老區,面對省委賦予汕尾“西承東聯橋頭堡、東海岸重要支點”全新發展定位,汕尾法院如何嚴格公正司法、做實主責主業,交出一份審判工作提質增效“合格答卷”? 陳光昶:依法高效審理好案件,是審判工作的根本,案件實現了實體和程序公正,矛盾風險自然降低甚至清除,實質解紛才有堅定基礎。我們主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理念先行做實公正司法。我們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和全國大法官研討班精神,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司法為民,將“如我在訪”“如我在訴”“如我在執”理念貫徹立審執全過程,著力在規范案件辦理、加強法官接訪、深化業務學習、嚴抓案件評查與問題復盤等環節下功夫,奮力做實實體公正、程序正義、司法公開、裁判說理,讓公平正義更加可感可及。面對今年上半年收案增幅、結案增幅同比分別增加47.26%和33.70%的態勢,汕尾法院91.25%的一審案件服判息訴,上訴率、案件比連續兩年低于全省均值,案件“質效雙優”成果顯著。 二是刀刃向內破除“痛點”“堵點”。汕尾“西承東聯橋頭堡、東海岸重要支點”全新發展定位賦予了法院新使命新任務,這也對我們法官的能力素質、責任擔當、風險隱患和危機意識等提出新的挑戰。為此,我們堅持問題導向,“管案”與“管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結合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年初部署開展了干部作風建設專項提升行動,重點向“不愿為、不善為、慢作為、假作為、亂作為”等“五不為”問題開刀,著力糾治“懶、庸、拖、浮、亂”等作風頑疾,大力培樹“勤、闖、快、實、嚴”新風尚。同時配套制定《發揮督察職能提升群眾滿意度實施方案》《提升政法工作滿意度培訓工作方案》,正在制定汕尾法院《隊伍能力素質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審判質效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努力以久久為功之力攻堅克難、推動發展。 三是創新機制賦能提質增效。我們堅持以閱核制為抓手提升辦案質效,創新構建以“個案監管強化類案管控”的監管模式。激發閱核主體“頭雁效應”。發揮院庭長示范引領作用,從年初開始定基數、明類型、強通報,確保院庭長帶頭辦案、審理大案要案常態化。以“頭雁效應”激發“群雁活力”,有力地激發了干警“多辦案、快辦案、辦好案”的積極性。壓實閱核工作“責任鏈條”。以“審判委員會-業務庭-審判管理部門”三級抓審判管理,進一步細化實化院庭長、審判長、合議庭、獨任法官的權責清單和履職指引,合理設置閱核權限和流程,確保權責明晰、全程留痕。釋放閱核活力“攻堅清積”。實施一案一表,破解審限管理不規范、委托鑒定跟進不及時等五方面難題,避免案件“邊清邊積”。強化閱核工作“數據指引”。健全完善審執態勢分析和智能化監管機制,錨定省法院“一降兩升三優化”評價目標體系3.0各項指標,充分發揮數據指標“體檢表”和“指揮棒”作用,依托數據會商、質效通報、審限預警等,推動全市法院審判質效指標8個位居全省前10,11個優于全省均值,11個同比實現進步。 聯動解紛 “四措并舉”實質化解矛盾糾紛 關鍵詞:聯動解紛、前端治理、數智賦能、全域普法 問:汕尾法院在融入綜治中心過程中,采取了哪些創新舉措,能否結合實際案例談一談如何通過這些舉措交出一份矛盾糾紛實質化解“合格答卷”? 陳光昶:汕尾法院主要通過機制共建、數據共享、矛盾共治,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實質化解,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司法新動能。 一是協同聯動,打造“一站式”解紛樞紐。與綜治中心建立派駐機制,我們選派一批政治素質高、群眾工作能力強、業務能力突出的干警常駐綜治中心,與公安、司法、信訪、人社等部門聯合成立“訴調對接工作室”,形成“糾紛預警—分流調解—司法確認”聯動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先行調解。今年以來,通過綜治中心聯動化解糾紛172件,其中調解成功137件,成功率79.65%。 二是關口前移,做實“源頭式”前端治理。與綜治中心、網格員信息共享,利用綜治中心“粵平安”平臺和網格員線上線下雙渠道排查、受理的各類事項,前移關口、接“訴”即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防止激化升級。比如,陸河法院把10名員額法官分成10個聯調小組,并掛駐陸河縣8個鄉鎮、一個高新區、一個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由聯調小組與每個鎮的綜治中心銜接排查、聯動調解。今年以來,通過現場聯調、指導調解等方式成功化解鄰里糾紛、贍養矛盾等案件63宗。 三是數智賦能,構建“立體式”服務體系。在綜治中心大力推廣訴訟服務網、調解平臺等,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引導人民群眾自助進行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調解等,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訴訟服務模式落地落細。同時借助司法大數據分析預警糾紛態勢,及時通報綜治中心,推動有關問題及時解決。比如,城區法院通過數據分析,針對汕尾城區物業管理糾紛案件激增的態勢向城區綜治中心發出風險提示,推動城區住建局、行業協會聯合開展專項整治,使物業管理糾紛收案量同比下降30%。 四是法治宣傳,織密“全域式”普法網絡。加強以案釋法,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示范引領作用,選取社會影響較大、群眾普遍關注的案件,以綜治中心為陣地,聯合多部門開展“法治大講堂”等活動,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累計覆蓋群眾6萬余人次。比如,陸河法院針對非法金融違法犯罪活動高發的態勢,將典型案例制作成普法短視頻,通過綜治中心電子屏、綜治中心社區工作群等進行推送,助力轄區非法金融違法犯罪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15%。 服務大局 “四輪驅動”護航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重拳維穩、司法保障、司法為民 問:汕尾法院如何用好公正司法、實質解紛成果,交出一份高效服務中心大局“合格答卷”? 陳光昶:汕尾法院堅持政治機關定位,認真履行新時代審判工作職能,努力將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筑牢“平安基石”,重拳維穩守護萬家燈火。安全是發展的基礎,穩定是強盛的前提。我們聚焦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常態化掃黑除惡,加大力度“打財斷血”,持續摧毀黑惡犯罪經濟基礎。始終保持懲治毒品犯罪高壓態勢,一審毒品犯罪案件重刑率連續8年保持在30%左右。同時,注重治罪與治理,對毒品審判發現的社會治理問題提出的工作建議連續兩年得到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堅持依法嚴懲危害社會公共安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等挑戰社會秩序和底線的惡性犯罪。 二是聚焦“產業興市”,精準高效提供司法保障。結合汕尾發展“3+2”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構建“5+N”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現狀,我們聚焦企業發展實際需求,出臺司法服務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等四份規范性文件,為產業發展注入法治動能。支持汕尾特色產業做大做強,靈活運用財產保全、查封凍結、調解和解等多種手段,妥善審結涉汽車、電子信息、特色農業等現代化企業案件。比如,審結的陸豐某種畜公司租賃合同案,法院“活封”9600頭生豬解開了租賃糾紛“死扣”,案件實現“雙贏”,該案也入選省法院服務保障“百千萬工程”典型案例。 三是擦亮“金色名片”,剛柔并濟優化營商環境。汕尾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在經濟快速增長背景下,買賣合同、民間借貸、著作權侵權糾紛等案事件增幅較大。為此,汕尾中院制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項舉措》;扎實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司法專項行動,推動解決糾紛、企業破產等七項指標同比實現進步。同時,優化營商環境不僅需要宏觀政策的制定,更需要在微觀方面,于每一次具體的法律程序執行、在每一個案件的處理中,讓公平、透明、可預期成為可觸及的現實。我們嚴格落實國企民企平等保護原則,嚴防以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嚴格公正審結涉公司、證券、合同等民商事糾紛案件。 四是兜牢“民生底線”,司法為民化解急難愁盼。高質量發展的最終落點,始終是民生的溫度。一方面,我們用心用情辦好百姓“身邊案”。注重加強對勞動者的權益保護,全面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打擊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犯罪。海豐法院審理的翁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對欠薪數額、人數相對較少,未造成嚴重后果,且在公訴前付清勞動報酬的行為人依法免予刑事處罰,該案入選最高法院、人社部聯合發布的五起依法懲治惡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之一。同時,加強對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保護,適時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人身安全保護令以及加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保障專題司法建議。另一方面,我們堅持不懈破解執行難。用好用足交叉執行、強制執行、善意文明執行、執破融合等多種執行舉措,促推形成強大執行合力。汕尾中院針對重點民生項目“某村民公寓”一案,依托綜合治理執行難機制,充分考量執行的“能”與“不能”,先后組織干警上百次進場清點貨物、協調解決分歧,最終較好地執結了這起在當地有較大影響力的案件,對推進公寓建設起到促推作用。今年以來,執行質效總體呈現上升態勢,案款平均發放率、發放時間優于全省均值,超期未發案款、超期未認領不明款實現“雙清零”。???? 來源: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上一篇:
下一篇: